申论范文:绿色发展改变生活
2015-08-19 13:12:48   来源:   评论:0 点击:

雨果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 "这句话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人类自以为是的享受着所谓的现代科技文明,贪婪、骄傲、奢侈充斥着我们的内心,殊不知我们正在沉沦,正在走向一

雨果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句话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类自以为是的享受着所谓的现代科技文明,贪婪、骄傲、奢侈充斥着我们的内心,殊不知我们正在沉沦,正在走向一条不归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雾霾、高温等事件是在告诫我们: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都是渺小的.因此,倡导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们改善生活的必经之路.

倡导绿色发展对当今中国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倡导绿色发展,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倡导绿色发展,能够树立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倡导绿色发展,能够为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使我国在国际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培育民众环保意识.导致我国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重要原因便是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消费主义理念盛行.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无休止的、无节制的恶意污染和破坏生存环境,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政府应该联合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向民众宣传环保和消费理念,逐步培育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实现合理消费,避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恶性化趋势的蔓延.

政府官员转变发展观念,践行环境监管义务.一方面,部分政府官员为了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到经济发展讲的头头是道,可涉及到环境保护却无言以对;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以及个别官员的不作为行为,使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管形同虚设,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严重脱节.因此,政府官员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倡导绿色发展,同时合理划分各部门职权范围并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以督促官员践行环境监管义务.

创新绿色科技,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突破.垃圾填埋、焚烧是我国现阶段处理垃圾的最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严重污染空气、土壤以及地下水资源.为此应该创新处理垃圾的科学技术,通过使垃圾变为建筑材料、供电、供暖等形式来提高垃圾的使用效能.同时通过绿色科技的引领,建立垃圾回收、处理、供应的产业链,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

完善我国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不完善、实施的不彻底是我国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材料中欧盟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指令与政策来严格规范垃圾的回收、处理等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应该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人员给予严肃处理.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中间需要政府、媒体、企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那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因此,应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我们生存环境的改善;为了社会的稳定、繁荣;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努力.

坚持绿色发展,能够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缓和干群关系.由于过度的开发与破坏使得土壤、水源污染严重,极易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这些年在我国凸显的癌症村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写照.因此,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政府在群众心中权威性的确立.所以,坚持绿色发展,切实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并在群众心中树立服务型、权威型的形象对政府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简单的说,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今人类过分依赖并沉醉于引以为豪的科学技术中并向自然过分的索求和破坏,从而加剧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坚持绿色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正常规律,是时代的主旋律,有利于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供需平衡,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坚持绿色发展,能够改善民众病态的价值观念.简单的说,价值观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当今时代,由于消费主义的盛行一方面出现了攀比消费、过度消费以及奢侈消费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内心的消费欲望得不到切实的满足,致使很多人价值观念不断扭曲、志向不断沉沦.那么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民众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引导民众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指引民众重新认识和看待人生.

 

相关热词搜索:范文 绿色

上一篇:申论范文: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下一篇:最后一页